6/27/2021

演員自修―受

 

透過感官接收資訊,並產生後續各種連鎖反應、觸發行動——這是動物行為的基本模式。而在行動過程中,個體內在狀況與外在環境會持續提供資訊,再度產生反應、改變行動。

依照資訊對個體而言的意義,反應可能是情、慾、思、念,行動則分為心理或生理形式。

 

連續的行動循環過程累積成生命經驗,再藉由心與腦共構成意識。以感官作為區分界線,個體意識將感官之內的總和定義為「我」,而將感官之外的「他者」統稱為「世界」。

以「我」為核心,個體經驗會在意識中會生成一套觀念,用來當作面對「世界」時的行動判斷基準。

 

隨著社會體系益發繁複,經驗被大幅度地以教育替代,觀念當然也逐漸轉為依藉教育內容而成形。

社會提供的教育內容,必然以符合群體利益為優先。對個體而言,這些內容既是便利的工具,也是預設的限制。

作為一種限制,教育壓縮個體發展「我」的過程與空間,同時抑制個體描繪「世界」的多樣性與可能性。

結果觀念成為最大的制約,主導著個體行動動機的形成。

 

由於群體與個體利益難以達到一致狀態,以教育內容為主而形成的觀念也就必然與個體需求產生矛盾或衝突。

在戲劇表現上,角色需求與觀念之間的內在矛盾,通常會以外在衝突的形式展現。也就是說,透過分析行動本質與延伸的衝突,可以做為理解角色動機、設定角色人格的依據。

同樣的分析與理解過程,演員也可以用來釐清自己受到觀念制約的程度,以及自己真實需求的構成內容。

 

在制約主導行動的狀況下,當需求牴觸制約,個體除了否定需求、拒絕行動之外,有可能進一步批判自我。

唯有充分解析制約架構,重新檢視內在矛盾與衝突,並且建立以「我」為判斷依據的觀念。才能終止否定、批判自我,改以確認需求、決定行動的模式,逐步接受自我真實的樣貌。

 

觀念影響行動的取捨,同時也決定個體對「世界」的認知與想像。

個體將觀念加諸在「他者」之上、進行判斷,所產生的結論就是個別印象。個別印象拼湊、加疊成「世界」,最後形成個體的世界觀。

世界觀的豐富或貧脊、龐大或渺小,會實際地反映出演員對角色詮釋能力的差異。

當演員以開放的態度,去觀察、代入「他者」的存在方式—不因個人觀念而忽視或抗拒特定對象的存在。扮演才有可能去除偏見與歧視,達到化身為「他者」的擬真狀態。

維持開放態度,持續累積扮演經驗,就是接受世界真實樣貌的過程。

 

接受自己與世界真實的樣貌,也接受兩者之間的差距。演員於是能夠理解每一個體的存在各有脈絡與經緯,具有特殊性與必然性。

將這份理解運用於角色詮釋,並在表演中實踐,表演就成為了角色真實存在的證明。

而後,演員與角色方有可能雙雙達到「自在」的境界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