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字,大概是眼睛看著某個點的意思吧。
盯著一個目標,於是,有了動力。
對表演者來說,動力是絕對必要的。
或者,對人類來說,生存下去也是需要動力的。
「自」是一種由個人意志發動的力量,是一個旅程出發的原點。
自戀、自私、自主、自助、自律、自省、自發、自動,都是個人完成了一個個自我的歷程,又回到出發點。
可惜的是,人類常常是看著外面的世界,卻遺忘了自己。
因為繽紛斑斕的外界,總比內在的晦暗曖昧來得鮮豔誘人。
於是,人從自己出發,往外走去,沿途看著明媚的景色、聽著動人的旋律、嚐著鮮美的滋味、嗅著誘惑的香氣、感受著溫暖的懷抱,然後,很快地迷了路。
(會覺得很突然地就被打了一巴掌的人,可以回應一下…)
迷路的人,往往缺乏自覺。
而自覺程度不足的創作者,則是不斷地引領毫無自覺的觀賞者走入迷途。
年紀越大,越容易把話題講遠。其實,自覺不是我想聊的內容。
我想談的是「演員的自律」—也就是罵一些想要當演員,卻不夠努力的傢伙。
(又被打一巴掌的人,可以一併回應,不用回兩次。)
任何一位優秀的創作者,肯定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。
而不論思想左偏右傾,或是人格七歪八扭,想要充分地表現創作的意圖,都倚靠著磨練與累積的技術。
表演者需要磨練的技術,在各種創作者中,可能是最多元的。
從脊椎到神經末梢,再延伸到外在的衣物、器具,經由五官擴大到空間與時間。
表演者必須鍛鍊的,是己身一切以及與外在所有的連結。
身體除了加強感受能力之外,肌肉還必須強化到足以表達的程度。
這個過程,跟運動員相去不遠。
心理上,則要有堅定的信仰和企圖。
這是一種等同修行的態度。
外界的誘惑,隨著物質取向社會的日漸完備,不斷地增加。
而想當演員或自以為是演員的人們,則每天在生活裡出色的扮演著「偷吃甜甜圈的減重拳擊手」或「想泡溫泉的苦行僧」這一類的角色。
1 則留言:
又~我被打了...
還是兩巴掌...
可是我真的覺得打的好!
再這樣下去,的確不用當演員了,態度不對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