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25/2011

廢話方程式


人類文明是在一連串的廢話之上建立起來的。

物以稀為貴,在人類社會中,是絕對不會被改變的鐵則。
因此,我們才認定知識很重要。

二十世紀以來,人類普遍宣稱「知識普及」是當代社會與過往不同的地方。
但是,事實上,所謂的普及其實不過是指個人獲得知識的可能性,而不是必然性。
簡單來說,當學習知識不再是某些階級的特權,任何人都獲得了學習各種知識的權力。不過這並不代表某個人就能夠學會某項知識。
拿數學做為例子――不需要討論微積分等較為深入的部分,光是代數,有些人可以輕易理解,有些人卻得絞盡腦汁。

知識學習的管道被開放了,但是知識從來沒有普及。

知識普及與否,跟廢話有什麼關係?

廢話,也就是不需要說的話。
當一個人對他人論述一件不辯自明的現象時,就是廢話。
排除心情等主觀因素之後,這裡面還包含了一些變數,像是說者與聽者之間的默契、共識或是知識程度。
如果說者在某項知識高於聽者,那論述內容自然不會被當成廢話。但是如果情況相反,那論述的內容就是廢話連篇了。

由此可證,如果知識真的普及,那麼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不是閒話,就是廢話。


(???)
(我不是說知識從來沒有普及嗎?)

(!)
(所以剛剛說的都是廢話!?)

好吧,那麼來開始講點正經的。

人類文明是在一連串的廢話之上建立起來的。


所有的哲理、學問都是人類經由對世界的探索而來。
只是能觀察、思考、再提出真知卓見的智者畢竟是少數,所以許多道理必須以例證的方式來說明。而這些例證對聽者來說,必須都是已知的現象。

「當一個人對他人論述一件不辯自明的現象時,就是廢話。」

真理,如果不以廢話作為基礎,實在無法傳達。
而這就是人類文明的景象,看似富饒,實則貧脊。
富饒的是歷來智者哲人的智慧,貧脊的是撒播無成的廣袤大眾。


搞了半天,「知識普及」不過是一個漂亮的口號,跟資本主義的「自由市場」一樣,通常被政府用來愚弄百姓罷了。

至於何謂「資本主義」,Michael Moore《Capitalism: A Love Story》絕對不是一部由廢話組成的電影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