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、廿、卅。
世,即卅。
最古老的數量計算是一為單、二為複、三為眾。
所以,卅可能不只是三十,而是數十的意思。
我想像古人在記載自己活了多久的時候,多數人都會超過三十年。
慢慢地也就變成了「世」這個字。
世間、世上、世道、世事、逝世……。
如果不以科學的角度來審視,而是用感覺輕輕地去體會這些詞。
世,也就是活著,是一個人感與覺的總和。
世界,是指個人在世時活動的區域範圍。
每個人一生會經歷的環境並不相同。
因此,就算為世界設定了相同的定義,每個人的世界也不會完全相同。
當你從電視上,看到非洲草原上的各種動物。
你的世界裡依然只有電視機―只不過是藉由這個媒體,認識了非洲草原。
而當你站在非洲草原上,感受著一切、覺察著一切。
非洲草原才成為你個人世界的一部分。
沒有親身去體驗,世界並不會無端地開展。
用心記憶活著的過程,世界才有了深度;認真探索活著的方式,世界才有了廣度。
一部作品,足以引領觀者發動想像力去經歷一個世界,就堪稱創作。
單就創作來討論時,並沒有藝術與娛樂的分別。
藝術或娛樂,是取決於作品世界的深度、廣度,以及創作的架構與表現手法。
而決定這些要素的,就是創作者的才能、經驗與器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