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
(本文涉及成人議題,請自行斟酌觀看。)
這是模仿HBO的細心,而放上的提醒。
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老實說,憤怒幾乎淹沒我的理性,所以內容可能並不會讓人覺得舒服。
我是個無政府主義者。
這一點與主政者並沒有任何關聯,但是當他們過於顢頇―甚至顯得智能不足,就會讓人覺得特別刺眼。
「在國家的框架之下,個人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嗎?」
不論國家的體制是什麼,「國有國法」已經決定了個人是不可能擁有完全的自由。
你買了車,卻不能把油門踩到底;你買了房子,還得不斷地繳交稅金;你買了電視,但是由別人來決定裡面播放的節目;你買了花盆跟泥土,裡面最好不要有奇怪的植物……
你看似擁有一切,但那些只是被巨大國家機器篩選之後的殘渣(或者,我該稱為精華?)。
更何況,通常的狀況下,你並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你擁有的物品。
在累積了種種的不滿之後,心裡只能漂著一層油污般的不爽朗感―
接近「就算得不到你的心,我也要得到你的人!」這一類三流對白的低劣感覺。
這就是法治國家為了保護多數國民所形成的約束。
生活在社會裡,我理所當然地接受並認同這些約定。
然而,相對於強制性的約束力,國家法制是否重視人權,則成了國民能否安居的一項基準。
不論共產或民主,制度本身影響一國運作的方式,卻不是決定一國優劣的關鍵。
關鍵在於,人民的素質;而決定素質的,當然就是教育。
可悲而可恨的是:中國歷代主政者都過度了解教育的重要性,並因此將教育化作統治的工具。
春秋戰國,百家齊放,是中國最後思想自由的年代。
漢武帝罷黜百家、獨尊儒術,從此,教育成為箝制人民思想的工具。
離題遠了,回頭談人權。
重視人權,並不是「法治國家」所能擔保的議題。
畢竟法律所規範的層級有限,人的意志勢必超越這個範圍。
那麼,問題就又回到人民素質上了。
我還要再問一次,台灣人民真的懂「何謂人權」嗎?
(真正懂得人權的人,絕對不會在看到這個問句的時候,理直氣壯地大喊:當然懂啊!)
生活在一個不重視人權的環境,會令人心生恐懼。
人民不重視人權,頂多是生活裡的枝微末節會受到不必要的干擾。
國家不重視人權,則是生命中的所有項目都失去了保障。
我,很害怕,也因此,很憤怒,然後,很悲傷。
你說,看了整篇,根本沒有桃色的內容,害你浪費時間。
我說,如果不瞭解人類生命該受到保障的權利,哪裡還成人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